一、MBTI简介
MBTI(Myers –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评估个体性情的测试工具,由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库克·布里尔格和凯瑟琳·莫顿于20世纪中叶开发,主要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理论,通过对16个心理进程的偏好组合来描写个体的性情特点。
二、MBTI的基本原理
MBTI将人们的性情分为四个维度:外向/内向(E/I)、感知/直觉(P/N)、思考/情感(T/F)和判断/知觉(J/P)。每个维度有两个选项,所以有16个可能的组合,这些组合被归类为16种不同的类型,像ISTJ、INFP等。根据这些类型的偏好顺序,就能创建一个四维度的性情画像。
三、MBTI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争议
存在争议的情况
一些研究表明,MBTI在描写个体差异方面有较高准确性,但在预测行动方面不理想。它可能无法准确预测我们的行动或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MBTI的测试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测试时的情绪状态、测试者的文化背景等。
其他存在的问题
未考虑时间和个人成长:MBTI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变化和个人成长。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性情可能改变,而MBTI无法捕捉这些变化。
过度简化个性:MBTI将复杂的个性特点简化为四个维度,这可能导致对个体性情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使用方法误导: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了解自己的MBTI类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实际上,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只是开始,还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成长空间。
四、一分钟MBTI测试的不靠谱性
测试本身不科学
没有任何测试可以用一分钟时间测出人的性格。正版的MBTI有版权费,网上的测试大多是七拼八凑、大量删减的,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人的性格复杂多变,通过短短几十道题把几十亿人简单分成16种性格本身就不科学,更何况只有一分钟,可能连10道题都没有。
MBTI不靠谱的原因
开发者缺乏正规培训:迈尔斯母女并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心理学培训。
理论缺乏实证:荣格指出《心理类型》是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而且现在荣格的8种心理类型学说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
结果偏向正面:MBTI测验测出的结果都是偏向正面的,严谨的心理学不会只捡好听的说。
测试结果不稳定:在测试中,有人发现自己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果时隔几年结果不同还勉强说得过去,但短期内得出不同结果,只能说明这个测试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巴纳姆效应影响:很多人觉得MBTI准确,是因为它的描述过于笼统模糊,可以代入到每个人身上,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缺乏实验数据支持:心理学属于严肃学科,要经过科学验证,MBTI把人分成16种类型,却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支持,如果只是通过对人观察,哪怕是长时间的,这个分类也是武断的。
五、对待MBTI的正确态度
虽然MBTI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情特点,但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然存在争议,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捕捉时间变化、过于简化个性特点和误导性的使用方法。所以我们应当谨慎地使用MBTI,将其作为自我了解和与他人沟通的工具,而不是完全依赖它来预测行动或解决生活问题。如果只是把它当个娱乐,倒是无伤大雅,但切忌不要对结果太过认真,尤其是这种一分钟的删减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MBTI的原理、争议及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1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