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与拖延症及 16 型人格》
一、拖延症与 MBTI 类型关联
拖延症指面对任务或活动时因各种缘由延迟行动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较为普遍,尤其在学生、上班族和自由职业者群体中。根据 MBTI 人格理论,感知型和判断型更易出现拖延症。感知型重视现实生活细节,易受外界干扰;判断型重视逻辑分析和决策,面对复杂问题易犹豫。
二、拖延症产生缘由
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任务难度、时间压力、环境干扰等;内部因素包括个性特点、价值观、心理因素等。例如,感知型面对繁琐任务担心无法完美完成而拖延;判断型面临重要决策担心选择错误而拖延。个体价值观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如追求完美者对任务期望过高易拖延,焦虑和压力过大者怕失败而拖延。
三、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要认识到拖延症是正常行为,关键在于合理控制和管理。可通过调整心态、设定目标和计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等方法克服。如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逐步完成,设定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参加时间管理培训或阅读相关书籍等。
四、MBTI 的 4 个维度
1. E/I 外向或内向
独处:I 需独处充能,与他人相处久会累;更偏向 E 的人精力充沛,难长时间独处,即便独处也会定义为与他人交流。
思考问题:I 更专注于解决问题;E 思维活跃,易碰撞出有趣点但易跑题。
朋友:I 认为朋友少,只有完全接纳或被完全了解的才是朋友;E 认为全天下都是朋友,会细分朋友类型,其交心朋友与 I 的朋友类似。
2. J/P 判断或感知
计划:J 特别有计划,每分钟每小时都提前计划,自律性强,有 plan B,计划变动沉没成本高,对风险把控高;P 相对随性灵活,不喜欢被计划束缚,“说走就走”,计划更改不会抓狂。
收拾家:J 会收拾家,是整理家务能手;P 不喜欢收拾家,但若被逼也能做好。

判断:J 会快速下判断并根据发展升级,无选择困难症;P 更注重多了解后再做判断,容易左右摇摆,有选择困难症。
3. N/S 直觉或实感
规律:N 擅长搭框架找规律,抽象思维强,迅速找到同类事情共同点建模,思路快有奇思妙想;S 擅长发现细节和不同,需看到多个同样风格的人才能归类,能感受到每个个体的差别,理解抽象思维难。
观察:S 关注细节,N 注重整体氛围,根据直觉倒推细节,打破预设模型才会注意细节并重新归类。
外表:N 相对少在乎外表,穿衣随意,妆容较淡;S 更重视外表,衣服有设计感和质感,女生出门必化妆。
专注:S 随时观察外部环境变化,N 做事时易忽视外部环境变化。
4. T/F 理智或情感
吵架:F 重感情,在乎态度,易因情绪激动而吵架,忘记吵架原因;T 更在乎解决问题,为避免麻烦会退让。
规则:F 重感情,为人和感情可退让规则;T 更理性,规则大过天,不怕被吼。
情绪:F 内心戏多,情绪复杂;T 像机器人,模仿有感情但内心波澜不惊,好奇 F 的情绪。
做事选择:F 因喜欢与某人相处而选择一起做事,更注重相处过程;T 因做事效率高选择一起做事,不擅长则换他人。
五、16 型人格稀有程度及其他排名
稀有程度排名:No.1 ENTP,No.2 INTJ,No.3 INTP,No.4 ENTJ。事业心排名:No.1 ENTJ,No.2 INTJ,No.3 ESTJ。完美主义排名:No.1 INTJ,No.2 ISTJ,No.3 INFJ,No.4 INFP。理财能力排名:No.1 ISTJ,No.2 ESFJ,No.3 ESTJ,No.4 ISFJ,No.5 ENTJ,No.6 ENFJ,No.7 ESTP。自控力排名:No.1 ISTJ,No.2 ISFJ,No.3 ESFJ,No.4 INFJ,No.5 ESTJ,No.6 INTJ,No.7 ISFP,No.8 ISTP,No.9 ENTJ,No.10 INTP,No.11 ENFJ,No.12 INFP,No.13 ESTP,No.14 ESFP,No.15 ENFP,No.16 ENTP。交际能力排名:No.1 ENFJ,No.2 ENTJ,No.3 ESTP,No.4 ENFP,No.5 ESFJ。艺术创造力排名:No.1 ISFP,No.2 INFP,No.3 ESFP,No.4 INFJ,No.5 ISFJ。乐天派排名:No.1 ESFP,No.2 ENFP,No.3 ESTP,No.4 ENFJ。花心排名:No.1 ESTP,No.2 ESFP,No.3 ENTP。男子汉气概排名:No.1 ESTJ,No.2 ENTJ。温柔排名:No.1 ISFP,No.2 INFP,No.3 ISFJ。
拓展知识
包括心理学、经济学、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社会问题等方面,可通过学习相关书籍、课程、参加研讨会等方式拓展知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MBTI 与拖延症及 16 型人格全解析】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2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