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型人格测试:全面解析与应用》
一、测试简介
人格特质测试是评估个体心理和行动的重要工具,其中最新版的 16 型人格测试由美国心理学家凯文·霍纳开发,即“霍纳 16 型人格测试”(Hogan Personality Inventory, HPI)。此测试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发展、招聘、员工培训和个人成长等领域,涵盖 16 个维度,如“外向性”“开放性”“责任感”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性情特点、行动模式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二、测试维度及内容
HPI 测试包括 16 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特定的标题和表现:
1. 外向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冷漠。
2. 开放性:高分者富有想象力、思想开放;低分者保守、注重实际。
3. 责任感:高分者有责任心、做事尽职;低分者敷衍了事、缺乏原则。
4. 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从。
5. 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6. 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
7. 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
8. 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注重实际。
9. 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低分者真诚、合作。
10. 幻想性:高分者富于幻想、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
11. 世故性:高分者精明世故、善于处世;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12. 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13. 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
14. 独立性:高分者自主、果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15. 自律性:高分者自律谨严;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
16. 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
三、测试特点
1. 客观性:测验结构明确,每题有三个答案供选择,避免了强迫性,被试答题自发性和自由性较好。采用中性测题,避免常见的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题目,且问题表面与人格因素相关,实则与另一因素密切相关,不易被猜测用意,利于据实作答。测题按序轮流排列,能保持被试兴趣,防止主观猜测题意。
2. 标准化:重测信度较高(1981 年测试最高信度系数为 0.92,最低为 0.48),分半信度不高。各因素之间相关较低,表明独立,项目因素负荷在 0.73 到 0.96 之间,同一因素各题反应高度一致。
3. 多功能:通过 16 个人格因素得分和轮廓图,可反映受测者人格 16 个方面情况及整体特点组合,还能反映性格内外向、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性向等,可作为临床诊断工具,与其他测验相比,能以同等时间测量更多人格特征,是多元人格量表。
4. 广泛性:常模群体为正常人群,适用范围广,既适合个别施测,也适合团体施测,每次测验约 45 分钟,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皆适用。

5. 深刻性:卡特尔有长期临床心理学经验,对相关理论有深入研究,其特质理论受本能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具有整体性、动力性和深刻性,甚至试图将 16PF 分析成为定量的精神分析,这也给主测人员解释结果带来一定困难。
四、问卷功能
从 16 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描绘应试者,了解其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可预测应试者工作稳定性、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为人事决策和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参考依据。
五、适用对象
本测验适用范围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既可团体施测,也可个别施测。
六、因素解释及计分
1. 计分:先检查有无明显错误及遗漏,三级记分(0、1、2),聪慧性(因素 B)为 2 级记分,原始分标准 10 分制剖面图,除 B 量表测题外其他各分量表测题无对错之分,每题 a、b、c 三个答案按 0、1、2 三等记分,B 量表测题答对给 1 分,答错给 0 分,使用计分模板得出各因素原始分,再换算成标准分,可得出人格因素轮廓图及评价相应人格特点,也可由计算机评分并抄录结果。
2. 分数解释:低分(1 3)特征和高分(8 10)特征不同,具体根据各因素标准分判断。
3. 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适应与焦虑性:(38 + 2L + 3O + 4Q4 2C 2H 2Q3)×10,最后分数代表适应与焦虑性强弱,低分者生活适应顺利,极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高分者易激动焦虑,不满意境遇,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内外向性:(2A + 3E + 4F + 5H 2Q2 11)×10,结果代表内外向性,低分者内向羞怯,高分者外倾善于交际。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77 + 2C + 2E + 2F + 2N 4A 6I 2M)×10,所得分数代表安详机警性,低分者感情丰富易困扰,高分者安详警觉但可能忽视生活情趣。
怯懦与果敢性:(4E + 3M + 4Q1 + 4Q2 3A 2G)×10,低分者从众依赖,高分者独立果敢。
综合人格因素分析(应用性人格因素分析)
以统计标准和社会适应性标准为依据进行综合因素分析,16 个因素经因素分析处理后理论上相互独立,但实际社会适应情境中行为表现往往由多种人格因素共同作用,所以需结合多种人格因素得分进行综合分析。卡特尔通过统计实验资料,搜集多类人群人格因素测验答案,分析各种职业和生活问题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综合多种人格因素得分的预测应用公式,根据各因素在实际情境中的作用大小进行加权处理,综合分析时依据统计标准加上社会适应性标准,按照双重综合标准评价受测者,不仅考虑因素得分,还需考虑作用方向、权重及协调情况,常用公式及解释如下:
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C + F + (11 O) + (11 Q4),总分 0 40,均值 22 分,12 分以下情绪不稳定,占 10%。
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2Q3 + 2G + 2C + E + N + Q2 + Q1,总分 10 100,均值 55 分,60 分约等于 7 分,63 分以上约等于 8 10 分,67 分以上应有成就。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2(11 A) + 2B + E + 2(11 F) + H + 2I + M + (11 N) + Q1 + 2Q2,总分可换算成标准分,标准分越高创造力越强。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B + G + Q3 + (11 F),总分 4 40,均值 22 分,17 分以下不太适应新环境,27 分以上有成功希望。
特质因素冲突和协调分析
卡特尔认为心理异常原因是遗传体质倾向使人易经验冲突,加上环境创伤经历,病因由冲突引起,与弗洛伊德看法相似,可从 16PF 因素得分看出。所以 16PF 分析可视为定量的精神分析,1965 年卡特尔指出其有查明病人心理冲突功能并建议临床医生使用,使用时需遵循协调性原则,即人的内在需要与外部行为表现的协调性以及与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的人格因素的协调性,特别强调自我作用,人格成熟在于壮大自我,当自我太弱或本我、超我失衡时易出现问题,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壮大自我,从协调性反差可发现个体内外适应问题及原因。
注意事项
1. 人格测验无对错之分。
2. 先完成四个例题。
3. 确保每题只选一个答案,不遗漏,尽量不选中性答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16 型人格测试:全面解析与应用(含计分公式)】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2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