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十六型人格介绍》
一、MBTI 人格类型的基础
16 型人格测试由英国心理学家肯尼斯·布伦特(Kenneth H. Blanch)于 1929 年首次开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它将人的性情分为 16 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特点和优势。
二、MBTI 的四个维度
1. 驱动力的来源:外向 E——内向 I
2. 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觉 S——直觉 N
3. 决策的方式:思维 T——情感 F
4. 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 J——知觉 P
三、十六种人格类型概述
1. 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2. 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
3. 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4. 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从。
5. 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6. 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7. 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8. 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9. 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10. 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象、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11. 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12. 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13. 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14. 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15. 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欲。
16. 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到疲乏;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知足常乐。
四、十六种人格类型具体介绍
1. INTP:常常表现出思考者或是爱空想的教授形象,置身于激发创造基因和潜力的环境中,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制定富有真知灼见且不偏不倚的解决方案,经常出没于实验室、工作室或独立天地的寝室下桌。
2. INTJ:享受广博的知识储备,对擅长领域有信心,更喜欢设计和执行完美计划并保持理性,常独自出没在日常规划的个人轨道上,较难偶遇。
3. ENTJ:天生具有魅力和信心,散发权威性能召集大家为共同目标努力,性格中有着近乎残酷的理性,用强大动力、坚定决心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实现目标。
4. ENTP:最喜欢头脑交锋,运用聪明才智连结不同想法证明观点,可在前工院、图书馆共享空间找到,喜欢头脑风暴,避免枯燥工作。
5. ISTJ:正直、务实、恪尽职守,为行为负责并骄傲,常把时间花在图书馆、实验室、工作室等地方。
6. ESTJ:诚实、爱奉献、有尊严,承担活动组织者角色,常出现在大礼堂、前工院展厅等地方。
7. ISFJ:真正的利他主义者,对相信的人和事物慷慨而富有激情,既能坚守传统又乐善好施,安静内向却有良好社交技巧,常出没于学校社交场合。
8. ESFJ:最适合用“受欢迎”形容,是学习运动场上的拉拉队员或四分卫,带领队伍走向胜利,组织聚会让每个人开心。
9. ISTP:大胆而实际的鉴赏家,冷静精神饱满探索世界,喜欢研究事物原理和构造,动手能力强,经常出没于实验室、运动场。
10. ISFP:灵活而有魅力的探险家,能打破社会常规特立独行,出现在校园奇怪角落,也在宿舍做挑战人类最长睡眠时间的行为艺术。
11. ESTP:聪明且善于感知的企业家,活在当下行动力强,享受人生戏剧性与激情,洞察力强,活跃于各种社交场所、大礼堂、社团活动。
12. ESFP:精力充沛的表演者,享受聚光灯追逐,相信人生处处皆舞台,有异于常人的时尚美感,出现在舞台和校园穿搭视频中。
13. INFJ: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和道德感,能脚踏实地完成目标留下积极影响,把帮助他人作为生活意义,常出现在学校志愿者摊点或公益活动中。
14. INFP: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安静内向甚至害羞,但内心火焰热情四射,常坐在图书馆、工作室、宿舍。
15. ENFJ:天生的领导者,充满激情、魅力四射,常出现在中山院、大礼堂、报告厅等地点,通过能力帮助启发他人。
16. ENFP:真正富有自由精神的人,富有魅力、独立、精力充沛且有同情心,是聚会上的焦点,学校活动聚会必有其身影。
五、人格类型形成的影响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人格具有较强稳定性,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作用。
2. 社会文化因素:人处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影响重要,塑造社会成员人格特征,使其人格结构朝相似性发展,维系社会稳定,让每个人稳固“嵌入”文化形态。
3. 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人格家庭成因,重点探讨家庭差异(包括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氛围等)和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差异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MBTI 十六型人格介绍:基础、维度及类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3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