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性格类型的评估与解读
一、MBTI 的发展历程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理论,由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发展完善。它将人们的性情特点分为 16 种不同组合,以字母表示,如下:
1. ISTJ(内向、实感、思考、判断)
2. ISFJ(内向、实感、情感、判断)
3. INFJ(内向、直觉、情感、判断)
4. INTJ(内向、直觉、思考、判断)
5. ISTP(内向、实感、思考、感知)
6. ISFP(内向、实感、情感、感知)
7. INTP(内向、直觉、思考、感知)
8. INFP(内向、直觉、情感、感知)
9. ESTP(外向、实感、思考、感知)
10. ESFP(外向、实感、情感、感知)
11. ENTP(外向、直觉、思考、感知)
12. ENFP(外向、直觉、情感、感知)
13. ESTJ(外向、实感、思考、判断)
14. ESFJ(外向、实感、情感、判断)
15. ENTJ(外向、直觉、思考、判断)
16. ENFJ(外向、直觉、情感、判断)
二、四个维度的划分
这 16 种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维度:
1. 外向/内向(E/I):E 代表外向,I 代表内向。
2. 实感/直觉(S/N):S 代表实感,N 代表直觉。

3. 思考/感知(T/F):T 代表思考,F 代表感知。
4. 判断/感知(J/P):J 代表判断,P 代表感知。
三、MBTI 的主要用处
1. 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情特点,提高自我认知,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好成果。
2. 有助于了解他人的性情特点,建立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四、16 型人格测试字母代表含义
16 型人格测试的英文字母是“MBTI”。其中“M”代表“Myers”;“B”代表“Briggs”;“T”代表“Type”;“I”代表“Indicator”。
五、迈尔斯 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的基础
迈尔斯 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 8 种心理类型为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研究编制而成。迈尔斯在此基础上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为每一种类型确定功能等级次序,并提出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形成四个维度。
六、MBTI 测试的信效度
对于心理测量量表,结构效度最根本。第四军医大学的苗丹民和黄甫恩针对依据美国 1987 年版 MBTI G 量表修订后的中文版 MBTI 测试的 2399 份样本数据的信效度分析表明:该版本内容效度良好,四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EI:0.725;SN:0.667;TF:0.541;JP:0.572,除 TF 外均略低于 Carskadon1979 年报告的数据。
七、MBTI 测试的 8 个字母的含义
1. Extraversion(外向型):能给别人动力,享受各种工作和快节奏生活,善于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2. Introversion(内向型):一般喜欢一人工作或在小群体工作,更倾向慎重考虑,喜欢单线程处理事务。
3. Sensing(实感型):非常现实,喜欢专注事实和细节,将常识和过去经验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 iNntuition(直觉型):倾向关注各种可能性和大局,易观察事物方式,注重创新,寻找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
5. Thinking(思维):倾向利用逻辑分析做决策,客观权衡利弊,注重诚信、一致性和公平性。
6. Feeling(情感):特别敏感,有合作意识,根据个人价值观和他人行为确定。
7. Judging(判断型):倾向有条理、有准备,喜欢制定和坚持计划,能自由遵循大部分规则。
8. Perceiving(感知型):更喜欢选择开放,喜欢顺其自然,灵活制定计划。
八、MBTI 的应用
MBTI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将心理类型划分为基础,母女 Katharine Cook Briggs 与 Isabel Briggs Myers 研究发展。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兴趣、擅长工作及相互理解问题。该工具已在世界使用近 30 年,夫妻用其增进和谐,师生用其提高学习和讲课效率,年轻人用其选择职业,组织用其改善人际关系、团队沟通、制度建设、组织诊断等。世界 500 强中 80%的企业有 MBTI 应用经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MBTI:性格类型评估解读及应用(含 8 维度)”】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3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