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格八维理论概述
荣格八维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用于描述个体在心理进程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他将人的思维、情感和直觉分为四个维度:外倾思维(T)、内倾思维(Te)、外倾情感(Fe)和内倾情感(Fi),这四个维度可组合成16种不同的性情类型。
四个维度的含义
外倾思维(T):个体关注外部事实和信息,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内倾思维(Te):个体关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重视逻辑和计划。
外倾情感(Fe):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内倾情感(Fi):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和价值观,偏向于独立和自主。
二、ESTJ性情类型
ESTJ是16种性情类型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潜在不足。
性情特点
务实
ESTJ非常实际,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事务。
善于分析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务实态度使其在困难面前能保持冷静理智。
组织能力
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喜欢计划和安排事情,确保工作和生活顺利进行,其条理性和责任心使其在团队中担当重要领导角色。
责任感
非常重视责任和义务。
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认真,尽力履行自己的许诺,面对困难时能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人际关系
非常关心他人,重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善于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满足他人的期望,在社交场合很受欢迎。
潜在不足
缺少创意:由于过分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事务,可能忽视创新和想象力的价值,需要学会欣赏和接受不同观点想法来丰富生活和职业生涯。
过于严格:有时可能对他人和自己要求过高,导致压力过大,需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以保持良好心理健康。
三、ENTP八维功能
ENTP的基本特点
外倾相对于内倾(E):ENTP从和外部世界人或事物的交流中得到能量。
直觉相对于感觉(N):相比关心具体事物,ENTP更加关心抽象事物,更倾向于关注整体而非细节,关注未来可能性而非最近的现实。
理性相对于情感(T):ENTP通常认为客观标准高于个人偏好,做决定时更多基于逻辑而非人情世故的考虑。
理解相对于判断(P):ENTP会保留意见或推迟作出重要决定,更倾向于“开放选择权”,更能应对变化。
其他特点:反应快、睿智,有激励别人的能力,警觉性强、直言不讳,在解决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机智而有策略,善于找出理论上的可能性然后用战略眼光分析,善于理解别人,不喜欢例行公事,很少用相同方法做相同事情,倾向于一个接一个发展新的爱好。
认知功能
主导功能:外倾直觉(Ne)
Ne寻找并解释隐含意义,用“如果”开头的问题来探索选择,允许多种可能性共存。这种想象中的游戏把直觉和来自多种不同来源的经验和想法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可能成为行动的催化剂。
第二功能:内倾思考(Ti)
Ti寻求精确,比如表达一个概念最合适的词。
它注意到事物本质之间微不足道的差别,然后将它们分析并归类。Ti细查一个问题的每一面,寻找解决问题最不费力、风险最小的方法,用模型甄别出逻辑上的不一致。
第三功能:外倾情感(Fe)
Fe寻找社会上的联系,并用礼貌、体贴、得体的举止营造和谐的沟通。
Fe对他人明确(或暗示)的需求作出回应,甚至可能会制造内在自我需求和欲望的冲突来满足别人。
第四功能:内倾感觉(Si)
Si收集关于当下的数据,然后把它们和过去的经验比较,这过程有时候随着记忆唤起与之关联的感觉,就好像再体验一遍过去。
为寻求保护那些熟悉的东西,Si回溯历史,用以形成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四、荣格八维功能解读
序
在MBTI相关话题中存在很多偏见或曲解,如将se理解为喜欢运动、现充,fi视为情绪化,si当作传统主义、教条且经验主义,fe只是共情、会舒服讲话,ni当成先知,ti就是逻辑思考,te是执行力、霸道,ne是混乱人等。但荣格的理论并非如此,他反对可能带来刻板印象(歧视)的理论,其八维类型学说带有人本主义色彩,有很多反“常识”的定义,如把情感定义为“理性功能”,思维和情感是对立而不分优劣的功能等。
这个系列旨在让大家回归荣格对八维的定义,避免被刻板印象误导。文中还介绍了约翰·毕比,他是美国医学博士,荣格分析家等,在心理类型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地位。
内倾(I)和外倾(E)的区别
相反的表现:外倾想要融入客观世界并改变它,内倾想要客观世界莫挨自己并且逃避其影响。例如拿破仑是典型外倾,康德是典型内倾。
荣格的人格化概念:荣格使用“内倾”和“外倾”进行人格化,从字面上看似乎内倾是“力比多转向内在”,外倾是“力比多转向外在”,但我们都会使用这两种过程,每个人既有内倾一面又有外倾一面。而且在一个个体身上,八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很少或从不具有相同的强度和发展水平,只有一种类型是主导功能,不能单凭某件事或某句话判断对方的主导类型。
内倾功能的定义
总述:荣格所说一个功能使用内倾的方式,是使用一个“依赖概念”的人格化术语,概念是一种原型。
内倾感觉(Si)
Si专注于现实的实感,如美食、音乐等激发的深层感受并追求这种感受。
作为认知过程,“受到由客观事物所引发的主观感受的强烈程度影响”,当首要功能是内倾感觉时,基于客体的主观感受会控制这个功能的注意力。
内倾思维(Ti)
从个人关系角度,内倾思维是较难对付的内倾功能,这种人拥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只用消极方式看待问题,避免感受不安的东西(如情感)。
使用这个功能时会躲避客体,用来建立概念世界,不知道何时停止表达自己的概念,相对外倾思维更深刻、更适合情境实际界限。
内倾直觉(Ni)
关注“意识的背景过程”,能理解从先天遗传的无意识中涌现出来的意象,能够直觉觉察到原型意象,好像能够“看到”它,是一种可以带来视觉体验的功能,对他人而言很神秘。
内倾情感(Fi)
与内倾直觉相比,只能感受到情境的原型意象,无法看到原型意象。如果把印度视为内倾情感在集体意识中主导功能的国家,三个盲人和一只大象的故事能说明这个功能。
知道什么时候内倾情感功能会感觉“不好”很重要,它对整体的原型范畴感觉“不好”时不会停下来,Fi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功能,Fi爆炸(愤怒)可能是因为打断了其对于某一事物最深层的“爱”。
外倾功能的定义
总述:外倾观念更倾向于认同客体并融入客体,无法与外界保持单纯距离,如过于认同外界价值观念(fe),沉入到客体之中(se),参与外界无限可能性(ne),让世界认同自己认为对的事情(te)。外倾和内倾主导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内向和外向,我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功能,外倾也有内倾倾向。
外倾感觉(Se)
作为认知过程,寻求“积累对具体客体的实际体验”,强烈关注正在进行的现实,使用这个功能时无法注意到其他事情。
我们对外倾感觉的认知存在误区,其健康状态是努力和用心的普通人,只是对客体专心而已。
外倾思维(Te)
着迷于建立概念,频繁忽略应该即刻思考别人表达的内容和合适的语言回应,会坚持让概念控制所有人的行为。
很多狂热传教士可能是这种类型,但从另一方面看,很多科学体系使用了这个功能,如约翰·洛克、莫扎特、达尔文等。
外倾直觉(Ne)
会直接卷入到客体的可能性中,主导者的全部生命会淹没在整个新情境之中,不满足于现状,可能学习小众但认为是未来的东西。
可比喻为像交通灯一样运作,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外倾情感(Fe)
是对他人的情感(情绪和偏见)或广义上对社会的情感,强烈认同这个功能的人的人格表现出对外在情境的适应,情感与客观情境和共同价值相协调,时常根据他人认为的客观价值标准评价人的好坏。
在功能使用正常的情况下,能让人感受到欣赏和同情。
荣格八维练习题
分辨内倾还是外倾
给出四个不同的人物描述,让读者分辨是内倾还是外倾。
判断功能类型
假设都信仰上帝,给出不同的人信仰上帝的原因描述,让读者判断是什么功能。
分辨功能的句子
给出四句话,让读者分辨可能是哪种功能。答案可在系列文章或者评论区查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荣格八维理论:功能、类型特点及相关练习题解析】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