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BTI人格测试简介
MBTI人格测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职业和人际关系评估的工具。它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理论为基础,将人们划分为16种不同的性情类型,即“MBTI十六型人格”。这16种类型由四个维度组合而成:外向/内向(E/I)、感知/直觉(S/N)、思考/情感(T/F)和判断/知觉(J/P)。
1. 各维度含义
– 外向/内向(E/I):
– 外向(E)的人通常更为活跃,喜欢社交活动,容易受到新体验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沟通和建立关系的倾向。
– 内向(I)的人往往更独立,偏好独处,对待新的想法和经验比较谨慎,更重视内部进程而非外部经验。
– 感知/直觉(S/N):
– 感知(S)的人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更依赖外部数据,更关注事实和数据。
– 直觉(N)的人则更依赖个人的直觉和感受,更关注潜在的可能性。
– 思考/情感(T/F):
– 思考(T)的人做决策时更理性,注重逻辑和分析。
– 情感(F)的人决策更感性,更关注情感和人际关系。
– 判断/知觉(J/P):
– 判断(J)的人在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行动,更关注结果和效率。
– 知觉(P)的人更偏向于观察和思考,更关注过程和复杂性。
2. 部分典型人格类型
– ISTJ(内向、感知、思考、判断):像“守门员”一样,重视规则和秩序,善于管理,但可能不太适应变化。
– INFP(内向、感知、情感、知觉):属于理想主义者,关心道德和个人价值,但在实现目标方面可能面临挑战。
二、MBTI性格测试在网络上的流行
1. 流行的原因
– 易传播、社交属性:
– MBTI原本需要完成较多测试题才能得出结果,且性格解析较长,这是受众的门槛。于是出现了简化版测试题,仅需四个问题就能得到答案。
– 真正让其爆火的是Meme图(梗图)。梗图将16种性格特征与梗图行为对应,简化了复杂的性格解析,且具有极高的二创性和易传播性。
– 很多名人也公开自己的MBTI类型,这满足了年轻用户群体的好奇和猎奇心理,同时如果发现自己与名人同类型,还能获得群体认同感。这种通过四个字母快速了解一个人的方式,符合快餐时代社交需求。
– 新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平台上,MBTI交友内容众多,理论下的交友、情感关系看似“简单有效”,被赋予了新的社交属性。
2. 相关商业行为
– 测试收费:
– 有许多以MBTI测试结果为收费内容的网站和APP。例如,一款“MBTI职业性格测试”的APP,提供不同题量的测试版本,做完测试后解锁完整性格解读需支付18元,已有不少人购买。
– 国内APESK才储网站,提供高级量表“荣格第二步”,企业版和个人版分别按人次收费,该网站全球用户众多,每日有效测试量可观。其成本低,16种人格对应固定解读模板。
– 培养职业博主:通过解读类干货积累粉丝,再通过商务推广、账号矩阵引流或平台流量分成盈利。
三、MBTI与星座等玄学的区别及局限性
1. 缺乏预测功能:
与星座等玄学不同,MBTI没有预测功能。玄学能预知未来的运势走向,这是其盈利的重要因素,而MBTI仅停留在性格解读方面。
2. 博主专业性问题:
MBTI短视频博主大多不止专攻这个领域,个人简介中常出现多种玄学相关标签,甚至有自称已被取消职业资格的称号,这导致其专业性大打折扣。
3. 测试的局限性:
MBTI属于心理测试量表,类似的还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在人格层面的解读容易陷入“巴纳姆效应”,影响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这也意味着随着网民新鲜感消失,其商业价值可能下滑,难以成为长久的生意。
需要注意的是,MBTI人格测试虽然提供了有关个体性情的有趣见解,但不应被用作评判或定义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MBTI人格测试:简介、网络流行原因与商业行为及其与玄学的区别和局限性】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蓉嫂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sao.com/9909.html